第七十六章两封信叫她为难

作品:《将军夫人很有钱

    徐臻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商人为了利润会铤而走险,为了利益也会跟对手握手言和。徐臻从本质上最喜欢斩草除根。

    宋尧得知黑风寨的结局之后,心境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有些不可言说的,但他知道,自己从前的弱点在哪里了。

    这趟祟州之行,对旁人来说如何他不知道,但他却直面了自己的优柔寡断。

    等众人回到元洲,他很快就跟安定候联系上了,然后按照父子俩商讨后的章程,他继续待在西南平定贼寇流匪等。

    其实元洲也因为遭灾而有了一些小股的流匪了,徐臻明确表示了“放着我来”的意思,威势比徐臻更厉害的安定候又不在此处,至于其他人,包括文先生在内,都只能表示“你高兴就好了呀”。

    薛神医有点疑惑,问文明远“她不是最爱懒散度日的,怎地突然这么勤快了起来”

    文先生道“她心里有火气呗。”

    “谁给她气受了我看连安定候的那个新认回来的儿子,对她也是够敬重的。”

    文先生摆了一下手“不是这个,我也是连猜带蒙的,觉得八成是京里有人提起她的婚事来了。”

    文先生说的没错,徐臻的确收到了家书。

    她回来元洲之后,案头摆了两封书信,一封是文国公府的,一封是她父亲的,两封信都是给她的。

    她父亲的那封,说的是他相中了西北边府的一个同僚的儿子,那孩子今年十六岁,年纪小小已经是秀才,读书读得非常好,年纪般配,两个人也都喜欢读书,可不是有话说

    父亲的这封信,她看过之后当即就提笔回复了,上覆父亲大人,她没有计划在西北生活。如果可以,她在以后嫁到南方好一点。

    可等她看完文国公的信后,她又重新拿了父亲的那封书信出来,看着上头描述的那个跟她百般“般配”的男子的信息久久不语。

    至于文国公的信中的的内容,不过是太子秘密见了文国公,并且用手书的形式给文国公留了一个保证。

    “徐臻若为侧妃,以后皇太孙定出徐氏。”

    太子跟王茹嬿新婚燕尔不假,但这都过去大半年了,新婚的激 情早就消退了干净,剩下的都是对彼此的不满意。

    太子嫌弃王茹嬿花费奢靡,王茹嬿嫌太子只会花钱结交权臣,可权臣是那么好拉拢的白 花花的银子还不是到处打了水漂

    再加上王茹嬿也一直没有怀孕,皇上病愈之后对太子行事更是百般挑剔,太子虽不至于四面楚歌,可也很显然是陷入了被动之中,他如果不寻求出路,那么只会越做越错,越错越多。

    更何况,徐臻一直在太子的心里,这半年来,徐臻虽然不在太子身边,但通过跟王茹嬿这位太子妃的接触,太子是早就受的够够的了,越是徐臻不在,他越是将两个女子对比,这一比正应了那句“距离产生美”,徐臻是千好万好,王茹嬿则连亲戚情分也快损耗完了。

    太子直接对太子妃没了激 情,不说夫妻敦伦之事,平日里连说话也不想说,东宫人人自危,以来福为首的东宫太监们的头发大把大把的掉,几乎快要成了和尚了。

    随着元洲形势的逐步稳定,安定候回京,宋青鸣宋知州果然没有因为开仓放赈而被圣上训斥,反而在朝堂之上得了表扬。

    皇上直接表示“朕居位期间,无日无夜不战战兢兢,想着天下百姓疾苦,今竟有人以不尊圣意来污蔑宋知州,这是在把朕往昏君的火上架啊圣意圣虑,出自朕之本意,乃是为天下安定,百姓生活安稳所发,尔等只知圣意圣虑,不知朕心所在,便如医病只关心表浮,而不注重内里,这等人,非朕所期盼的国之良才,非百姓之福啊”

    皇上不仅赏了宋青鸣,还重赏了安定候。

    安定候本有功劳在身,但他能为了皇上的吩咐“务求实际、明辨是非”,“实乃忠心、爱民之人”

    宋青鸣很快又回了元洲。

    百姓们得知他回来,好多都自动自发的去迎他。

    薛神医的身体经过将养,又有徐臻先前所带的药材无条件归他用,所以薛神医的身体也好了很多。

    这一日,徐臻便陪着文先生跟薛神医一起去迎宋大人。

    他们三个坐了牛车,外头是方参子当车夫,一路迎出数十里,结果发现人潮没少,反而多了起来。

    宋青鸣早就出来马车了,朝众人挥手“大家都有活干,便都散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