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见知州分说灾情

作品:《将军夫人很有钱

    徐臻最终在元洲停下了脚步。

    春洪再次爆发,冲毁了良田,长清河两岸哀鸿遍野。

    其实春天难得有大雨,但元洲地势低洼,河道容易淤积,两岸又多为平原,乃至于百姓繁衍生息,人口越多,在灾难到来的时候,就显得越残忍。

    长清河水日夜不息缓缓流淌,曾养育数百万生灵,然而一旦爆发洪水,也是转瞬就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

    许多百姓,明知堤坝守不住,却不肯离开家园半步,宁死固守。旁观者恨其顽固不化的同时,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的情感太丰富,而且还能从血脉中一代代的传递下来。

    方参方肆等参与救援,看到这样的人都是砍晕直接打包带走,可不肯离开的人太多了,说不清他们是抱着洪水不会冲到他们家门前的念头还是其他寄希望于神灵,总而言之,他们这些人是切实的体会到了百姓的绝望顽固。

    方参靠破口大骂来疏解自己的情绪“这些傻子笨蛋哪怕等水退了再回去呢难怪他们都说元洲人冥顽不灵”

    方肆则更为放肆,“依照我看,他们分明是脑子有坑,坑里有水,自己把自己就淹死了。”

    包括他在内的护卫们都累瘦了,另一方面也是食物短缺。

    现在他们拱卫着徐臻在一处破败山寺中暂时落脚,山寺的院子里差不多都住满了难民。

    自从春洪爆发,众人都换了耐脏耐磨的麻布衣料,徐臻也不例外,她唯一能有优待的地方大概就是两个粗使会帮她洗衣裳,然后给她开个小灶。至于近卫们,不仅要吃大锅饭,饭里也再没有鸡鸭等肉了,长清河里倒是有鱼,现在大家说那鱼是水鬼幻化的,都不肯吃。

    近卫们会轮流参与救人,累极的人就回到山寺里头,是护卫徐臻,更是趁机歇息。

    他们忙,徐臻也忙,忙着写信,现在写信送信也不敢打发自己这些近卫出去了,都是使唤文国公当初给的护卫,主要是信送出去的太多,人手不够。

    当务之急,一个是粮食,一个是药物。若是一个不好,引发时疫,届时这边跟西南那边的时疫首尾相接,那事情就严重了。

    这一年的大梁并没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开个好头,皇太子的大婚为京城添加了几分喜色,可因为他大婚,也同时禁断了南北交通,戒严了从北方往南方运粮的路。

    徐臻早在去岁冬日命人收购的粗粮也被拦截在路上。

    生气已经是生不起,也气不起了,所以她的情绪几乎没有什么波动,只是伏在桌案旁边的手臂肌肉无意识的抽 动,显然是这段日子写字太多累坏了。

    疲惫容易使人失去情绪跟冲动。

    不过这样也好,能更理智一些,更冷淡的看待一切事物。

    文先生的信又到了,这次却是元洲知州宋青鸣宋大人亲自送了过来。

    这是一个过了知天命的中年儒者,眉宇间可见年轻时候的清隽,但现在则更多的是磨砺“明远兄说不知你具体的位置,猜测说在南岸居多,我却以为姑娘会留在北岸,谁知北岸那边找了几日也没有消息,这才打听着来了这里,果然是知徒莫若师”他的语气里带了淡淡的笑,徐臻也笑了笑,北岸离京城近,交通也方便些,地势相比南岸还要高出米数,但南岸受灾更重,她并非是为了随时可逃回京城才南下的。

    她想做些事,不是为了将自己的人格拔高到为国为民的程度,就是做些周转的事。就像风可以将植物的种子吹送出去,让它们落地生根发芽,她想自己也成为一个载体,传递一些什么,在这传递过程中,如果能使得大家的生活更方便,更幸福,那就更好了。

    当然,她这些想法,存在她的脑海里,她也正在努力的将之慢慢的一一去实践探索,可要是对谁说起,那又是不曾有过的,即便是太子,她也没有说过。

    她不是圣人,也无意将自己置于圣人之地。

    “宋大人过来,不知是有什么指教”

    宋青鸣摆了一下手“你先看信吧。”他有点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徐臻。若是喊她姑娘,可对于他所求之事,压在一个姑娘的头上,就显得有些轻忽虚浮,若是喊她公子,那则是掩耳盗铃,但其实文先生对他有半师之谊,从师道传承来说,他喊一声小师妹倒是也使得,就是年龄差太大,实在张不开嘴。

    徐臻微微俯了俯身,从善如流的打开信封,这封信甚至没有封口,徐臻也懒得琢磨不封口的用意,直接打开信纸浏览起来。

    文先生的信中心思想就两个字,“缺粮”。

    “实不相瞒,春洪致使百姓受灾的折子早就递上去了,可朝廷这阵子忙着太子殿下的大婚,”宋青鸣停顿了一下,徐臻心里有些想笑,她猜他肯定也知道她跟太子曾经的“过往”。

    果然宋青鸣看了她一眼,觉得没看出什么来,才继续道“素、索二县已经先后找到我,说起请求开仓放赈一事。”

    各县粮仓都在各县手里掌管,现在粮食短缺,县令只敢祈求上官,却不敢私自开仓,显然是畏惧国法,既想在百姓中博一个好名声,又想将获罪的可能甩给被人背锅,处处思虑两全的结果就是知州自己端着锅,倒掉不行,扣自己头上,那自己也死啦

    只要太子的婚事举行完了,禁严肯定也就解开了。徐臻默默的算了算日子,“若是能支持十日,曾有几只商队在北方收购了数千石粗粮”

    宋青鸣一下子站了起来“银子不是问题,十日不行,十五日也能支撑,关键是有粮食”

    徐臻微微一笑“商人逐利,只要有利可图,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您只准备好银子就成了。”

    宋青鸣好歹是一州的知州,是当地百姓头上的父母官,这笔钱甚至不用他出,只要粮食运了来,元洲的粮商自会吞吐,既能平抑节节长高的粮价,又能让百姓填饱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