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7. 第 107 章 愿与郡主同罪(二合一……

作品:《女配她一心礼佛

    蒋高然的脸色都变了, 他怎么都没想到,温月声竟然会这么快地回到了京中。

    没有调令,没有皇上的圣旨, 她怎么敢的

    这等行为,跟谋逆有什么区别

    他想开口弹劾对方,可话到了嘴边,却是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在场的人都知道, 对方是温月声,每一个与她作对的官员, 几乎都没落得什么好下场。

    蒋高然一个刚刚升任没多久的内阁学士,在朝中的声望远远比不得王进之、吕阁老之流, 他怎么会不怕

    而且更为可怕的是, 温月声人都已经回来了,他们到得现在才收到了消息。

    这都已经不是神出鬼没了。

    如她所言, 她确实是有着清君侧的能力。

    殿中透着股诡异的安静,隔了许久,才有人开口问道“率领众将”

    殿内的朝臣皆是循声望去, 这一眼,看见的就是景康王那一双阴沉的眼眸。

    他冷眼看向了那个来通报的宫人, 沉声道“你的意思,是温月声将所有的边疆将领都带了回来”

    听得景康王的这句话之后,那蒋高然一颗心更是往下一沉。

    却听那宫人道“禀殿下, 此番跟随郡主回朝的, 都是边疆一战的有功之臣,自是包括了忠勇侯、章世子,并着小陆将军。”

    “除此之外, 就是两万刀营将士。”

    听到两万这个数目之后,许多人皆是长松了一口气。

    幸好,温月声没有失去了理智。

    方才这宫人来禀报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温月声当真是带着一十万军队回了京城。

    但即便如此,她也算得上是无令自发入京。

    只是如今她声势浩大,整个大徽百姓无人不知她的威名,若要以这件事情治罪,只能治她一个僭越之罪罢了。

    她连清君侧这种话都可以说得出来,估计倒也没有多在乎这么一个罪名。

    只是这番话一出,殿上的皇帝神色就越发难看了些。

    殿中的蒋高然动了动嘴,在反复犹豫和纠结片刻之后,到底是道

    “启禀皇上,圣旨未下,主将擅自回京。”他沉声道“此乃重罪。”

    话虽如此,可他说话时,分明已经不像是之前那般有底气了。

    “军中将领,视皇命如无物,思宁郡主此番举动,分明是自觉功高,藐视君威,还请皇上重重惩处”

    事已至此,蒋高然也没有了回头路。

    温月声人已经回来,眼下就算是他不再开口弹劾,对方也未必会领这个情,既是如此,便不妨做到底。

    他自诩没什么把柄能够落在了温月声的手中,自身也是刚刚才提拔上来的官员。

    又加上他心知皇帝如今对于温月声已格外不满,否则的话方才不会下令让温月声无令不得回京。

    所以便指望着能够在对方进入早朝之前,让皇帝为其定罪。

    那蒋高然的话一出,这殿内所有的朝臣,俱是抬眼去看皇帝。

    皇帝坐在了龙椅之上,面容阴沉,抬手怒拍了龙椅,高声道“放肆”

    底下的朝臣皆是心底一寒。

    王进之与吕阁老对视了眼,吕阁老缓步走了出来,沉声道“启禀皇上,边疆战胜,思宁郡主功不可没。”

    “只从边疆一战之事上,便可以得知,郡主不是胡作非为的人,此番骤然回京,应当是有要紧事要禀报,方才会如此。”

    不远处的严伟亦是站出了队列之中,缓声道“出征之前,皇上曾赐给了思宁郡主虎符,主帅持虎符归京,当也是合乎规矩的。”

    “便是如此,她怎么也不该擅离职守,京中虽离边疆极远,但是战事开打以来,都有加设驿站,用以方便传信。”蒋高然仍旧不肯松口,高声道

    “臣以为,便是有着天大的事情,也不该在这个时候贸然入京。”

    在听到了温月声已经抵达京城的消息之后,之前附和蒋高然的那些官员,已是不敢随意开口。

    他站在了正中央,见状轻垂眼眸,沉声道“自思宁郡主入朝以来,其手段狠辣,手中沾染了许多官员的鲜血。”

    “是以朝中都对她畏惧非常,臣可以理解,但有些事情,错了就是错了,难道因为思宁郡主威名在外,便能够将黑的都说成白的吗”

    吕阁老面色冷沉地看向了他。

    蒋高然这个人,能力几乎算得上是平庸。

    否则也不会多年以来,都在翰林院内当着一个默默无闻的编修了。

    但他有一个优点,那便是格外地擅长揣摩人心。

    就像是现在一样,温月声分明是立下了大功,满朝之内,但凡是头脑清楚的人,都知道有功当赏,而不是放大罪名去惩处功臣。

    可到了他的口中,却成为了满朝文武皆是畏惧于温月声的威名,所以才不敢开口附和或者是弹劾于她。

    他分明知道皇帝已经对温月声不满了。

    还无比精准地踩中皇帝的逆鳞。

    若是满朝文武的人,都畏惧温月声了,那皇帝这个皇帝还算得上什么一副空架子吗

    吕阁老抬眸,果不其然看见皇帝黑了面容。

    “眼下边疆已然安定,臣以为,朝中断不可纵容这样的行为,观思宁郡主如今在民间声势极高,谁知她是不是因攻自喜,而生出了一些不该有的心思来。”

    “何况朝中人才济济,圣上英明,究竟是有什么样的急事,才能够让她这么急切地赶回了京中,急切到了连带着一封信都来不及传递”

    蒋高然说罢,还欲开口再次上奏,要求皇帝处置温月声,以儆效尤。

    哪知,他的话音才刚刚落下。

    身后紧闭着的太和殿大门,骤然被人从外边拉开。

    拉开大门时,发出了一道轰地声响。

    令得朝中所有的朝臣,皆是抬眼看了去,蒋高然也不意外。

    然这一眼,却看得他神色巨变,面容几乎是一瞬间变得苍白至极。

    清晨冷淡的日光底下,立着一个人。

    对方一身玄黑绣赤金云纹的衣裙,逆光站着,右手手持一串白玉佛珠,神色冷然。

    这般独特的气质,还有那一身尤为瞩目的衣裙及手中的佛珠,除去了那位思宁郡主,又还能是谁

    从那宫人前来禀报大军入京,到她就这么直接了当地出现在了宫中,前后不过才小半个时辰的时间。

    她不仅是无召入京,而且还无召入了宫中。

    当着这满朝文武的面,就这么抬步,直接进入了殿中。

    蒋高然看着她突然出现,一颗心几乎跌落到了谷底,他当下面色巨变,而心脏也伴随着她一步步走近,突突乱跳了起来。

    温月声立在了殿上,负手而立,抬眸对上了蒋高然,冷声道“蒋大人既是这么地好奇,那不妨好好地来听一听。”

    蒋高然勉强回过了神来,他心头乱跳,却还兀自让自己镇静了下来。

    他入朝多年,此前一直都在翰林院当中,翰林院清苦,他也没有收受过什么人的贿赂。

    这几个月被提拔到了内阁之后,因得了皇帝的宠信,才在朝中展露了头角。

    也就是因为这般履历,他才敢在知晓温月声人已经回京之后,依旧开口弹劾。

    毕竟在他心中,自觉自己是没什么把柄给温月声抓的。

    听得温月声的话后,他也只是敛了敛眸,等待温月声开口之后,继续反驳于她。

    却听她冷声道“月前,听闻蒋大人给皇上呈递了一封奏折,要求削减军需。”

    那个自觉没什么把柄的蒋高然,在听到了这番话之后,他心头猛地一跳。

    这事温月声是怎么知道的

    她远离京城三个多月,消息竟是还这么灵通

    蒋高然为了保险一些,当日是在早朝之后,去往了御书房中,单独面见皇帝后呈递的奏折。

    而这件事情,很明显殿中许多的朝臣都不知道。

    唯有户部尚书神色难看。

    要削减军需,势必都得要经过户部的手。

    在温月声出征之前,户部尚书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过,让温月声只管去打,他保证了后方军需无忧。

    可这仗打到了一半,月前的时候,正好是昊周的大军压境之时。

    那般紧要的关头,皇帝突然要削减军需。

    户部尚书着实是不能理解。

    他还记得那天面见皇帝的时候,皇帝脸色很难看,而且无论他说些什么,都道是要削减军需。

    圣命不可违逆,但他身为户部尚书,实在是做不出这等在后方断掉了军中花销的举动来。

    出于此,他在夜里修书一封。

    他不知道怎么联系温月声,却知道在温月声去往了边疆之后,公主府内的一切大小事务,都是由一个名叫姜露的女子在操持着。

    他对那位驻守边疆,为大徽赢下了许多场战役的思宁郡主,是格外信任的,出于此,便也选择相信了姜露,将信件交予姜露。

    传递消息需要不少的时间,为了不影响前方作战,姜露在与户部尚书商议之后,用她手边的银两,填补了所需的军需,先行送往了边疆。

    这也是当时叶秋云过去边疆的主要目的。

    那封信件,除了她之外,不能落于任何人的手中。

    因为削减军需的事情并未大张旗鼓,且又有姜露填补,所以在这件事情闹出来之前,京中许多的臣子皆是不得而知的。

    这会听到了这个话之后,俱是神色巨变。

    吕阁老几乎是想也不想地就道“月前,正是昊周大军来犯之时,那般紧要的关头之上,你竟是上奏要求削减军需”

    “你脑子是清醒的吗”

    为官多年,这是许多臣子第一次听到了吕阁老在朝中骂人。

    见得他面色涨得通红,便能清楚他有多么地生气。

    而这边的臣子思及此事,都觉得阵阵后怕。

    强敌在前,当时的大徽并没有到了稳赢的地步,那个节骨眼上削减军需,这跟自己动摇军心有什么区别

    蒋高然提出这样的提议,他是正常的吗

    亦或者说,上首那个同意了蒋高然这个话的皇帝,人是清醒的吗

    吕阁老这番话,冲着的是蒋高然,更是上首的皇帝。

    在他眼中,皇帝虽说平庸,但好歹一直以来还算得上是明辨是非,否则的话,之前也不会让温月声入朝、统帅全军,亦或者让温月声那么顺畅地处置那些贪官。

    这些事情一定是得要在皇帝的默许之下才能够做到的,因为那个时候的温月声,还没有这般如日中天,更没有掌握着全军军权。

    可现在皇帝都在做什么

    偏信偏听如蒋高然这样的蠢货的话就算了,竟是连边疆安危都不顾

    有那么瞬间,吕阁老震怒之下,竟是隐隐有些昏厥。

    这般糊涂的皇帝,都不需要昊周多做些什么,便已经出现了亡国之相了。

    “将士在外厮杀保卫边疆,方才有你在此处高枕无忧地弹劾这个,上奏那个,而你张嘴便要削减军需。”王进之高声怒道“蒋高然,你倒是说说,究竟是有什么要紧之事,是需要削减了军需来做的”

    蒋高然闻言,眼眸深沉,却是连一个字都说不出。

    削减军需的事情已经过了许久,但一直以来,边疆都没有发作,他便以为,是温月声默认了这件事情。

    毕竟削减得不多,只是挪出了近三十万两来,用于皇帝添设亲卫军罢了。

    他微顿片刻后道“边疆开战之后,京中大批将士调往边疆,为了避免意外,削减军需用于添设亲卫军。”

    满朝皆静。

    镇国公当即皱下了眉头,他低声同萧缙道“此前亲卫军的异动,便是因为此事”

    听得他的话之后,萧缙才将眼眸从温月声身上挪开。

    他沉声道“多半是。”

    不光是吕阁老等朝中重臣发觉了皇帝的异常,萧缙也察觉了。

    这主要还是因为他从前曾经短暂地担任过亲卫军统率,而如今的亲卫军中的将领,亦是算得上是他提拔起来的人。

    近些时日,对方接连送信告知萧缙,说是亲卫军中连连异动。

    皇帝换掉了许多原本的将领,改换了一些不甚熟悉的面容担任将帅。

    三大禁军之中,亲卫军最为重要,骤然做出这种变更,且对方也不是什么难得一见的将才,此事实在是异常。

    “只怕这中间,另有他人的手笔。”镇国公说罢,抬眸沉沉地看向了前方。

    那边站着的,是自温月声出现之后,始终不置一词的景康王。

    “边疆之战重要,难道诸位觉得圣上的安危便不重要”蒋高然面色沉沉地道“何况,增设亲卫军,本就是为了防止今日这等事情。”

    “若有人无召率兵入京,亲卫军便是保护皇上的最后一道防线,都是军需,用于增设亲卫军又有何不可”

    他说得冠冕堂皇,一口一个皇帝的安危,听得王进之暴跳如雷,开口便要骂他。

    只王进之还未如何,温月声便已经径直开了口。

    “上月初,昊周率兵来袭,为了避免恶战,军中主帅率领十万将士,去往了昊周边境的海城偷袭。”

    对于边疆的战事,每隔十五日都会有战报传来,所以大多数的战役,朝上的人都是知道的,但知晓得也不多,多半都是写笼统的概括之语。

    如今听得温月声的话,许多人都不由得变了神色。

    边疆之战辛苦,是人尽皆知的。

    “你知道十万大军入得敌国,会是个什么下场吗”温月声抬步,一步步往那蒋高然的身侧走了去。

    “但凡出现些许的纰漏或者是意外,这十万人的性命,便几乎是要葬送在了昊周国内的。”

    “你所谓的削减军需,所削减的,是将士们在战场之上厮杀时所用的武器,是他们身上的甲胄,亦是他们战场之上所用的伤药。”

    “有何不可”温月声的声音,在这临近六月的天里,冷得就如同冰窖一样“那我现在告诉你,究竟有何不可。”

    “来人。”温月声一声令下,殿外当即涌入了几个身穿着黑色甲胄的将士。

    此番她带入宫中的,亦是那些个从战场之中,拼命厮杀过来的刀营将士。

    他们身上皆是带着股肃杀之气,方才在殿外,听到了温月声开口时,已经是怒不可遏,这会被她叫了进来,皆是用一双双冷沉的眼眸,死死地盯着那个蒋高然。

    “将这个不知轻重缓急,擅自削减军需,无能无用的庸才,拖到了此番回京的大徽军队前,斩首示众。”

    温月声面无表情地道“用他之鲜血,祭我大徽军旗”

    她一声落下,无数将领皆是齐声应下。

    蒋高然神色巨变,他万没有想到,在他这般正当的理由面前,温月声还能够毫不顾忌地当着皇帝的面,要将他拖下去杀了。

    他一时间既是觉得荒唐,又无比地慌乱,下意识地,抬首看向了殿上。

    当着无数朝臣的面,蒋高然惊声道“圣上温月声无召入京,且还带兵入宫,只怕早已经存了谋逆之心啊圣上还请圣上明鉴,勿要让朝中的臣子,受其迫害”

    “还请皇上”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便已经被刀营的将士捂住嘴直接拖了下去。

    在这个蒋高然被径直从殿上拖走了之后,吕阁老和王进之终是气顺了些。

    但他们脸上的表情也并不好看。

    因为他们都清楚,说到底像是蒋高然这样的无能无用之辈,能够搅合得朝中这般不得安生,其根本的原因,都是出在了皇帝的身上。

    他们甚至不清楚,在蒋高然的那一番话之后,皇帝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

    若是皇帝动了怒,要对温月声动手,温月声可会就这么善罢甘休

    而今日一旦动手,那么日后,或者说是从今以后,历朝历代的史书之上,温月声都将被冠上了乱臣贼子之名。

    皇帝尚还活着,景康王、渭阳王和永安王三个成年皇子也在旁侧,一旦兴兵,整个大徽都将是血流成河,不得安宁。

    因为此,吕阁老不得不反复压下心底所有的情绪。

    他就站在了温月声身侧,用他们一人才能够听到的声音,低声道“郡主,不可。”

    吕阁老并非是什么善良懦弱之辈,但在他已经有所偏向的情况之下,他不希望温月声动手,全是因为他太过清楚,自来上位不正的人,会引发多大的动荡。

    以及会得多少无端的揣测。

    温月声是所有大徽子民眼中的英雄,亦是多年以来,第一次令得大徽朝堂和边疆发生重大变革,一举赢下昊周的真正功臣。

    她不该沾染污名上位。

    他的话,王进之也听到了。

    王进之敛眸不语,面上的情绪有些许的沉重。

    如若皇帝非得要坚定如此的话,今日他们这些老臣,都会是温月声面前的盾。

    “砰”他这般想法刚刚才出现,就见得殿上的皇帝骤然起身。

    无数目光注视之下,皇帝身型隐隐有些摇晃,许是被气得狠了,他抬手,指向了那温月声的位置,声音高亢地道“你找死”

    这话一出,无数人的心沉坠了下去。

    王进之并没有与那吕阁老商议,甚至都没有看向了谁。

    他只在皇帝的话说出口之后,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沉声道“思宁郡主为国为民,似是蒋高然这等奸佞小人,臣以为,杀得好”

    “圣上若是要论处思宁郡主之罪,臣愿意与郡主同罪”

    他这话一出,满朝俱静。

    谁都没想到,这位年岁已大,近些年来,已经有了隐退之意的王进之王阁老,竟是会说出了这么一番话来。

    在他身后,无数清流派的大臣,皆是为之动容。

    他们对视了眼,没有开口,却格外地默契,在皇帝发怒之前,同时往外走了一步。

    “臣等亦是。”

    他们大多数的臣子已经算不得年轻,可这道声音出现时,竟是半点都不比年轻官员小。

    他们是文官,不能上战场,便用这等方式,来维护大徽的英雄。

    太和殿之中,温月声一身黑色衣裙,被这些着绯色衣袍的官员,护在了身后。

    她没有回答吕阁老的话,只是在他们开口之后,她直接抬起了头来,直视着上面的皇帝。

    皇帝大概是怎么也想不到,蒋高然所做的事情,竟是会引得朝中官员同时站了出来维护温月声。

    急怒攻心之下,他身型剧烈地摇晃了起来,指着底下的一个个官员,近乎于说不出话来,只剧烈地喘着气。

    这般不懂寻常,还是皇帝身侧的高泉率先反应过来的。

    高泉微怔片刻,突然高声道“皇上”

    话音刚落,皇帝竟是整个身型不稳,砰地一声栽倒在了地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